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资讯

多学科融合、产学研联动锻造农业产业链复合型人才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更多知农爱农高层次人才,我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专业学位硕士专项制招生,集团式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梳理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项制招生培养经验,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特推出优秀专项风采专栏,展示优秀专项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

 

葡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培养模式

 

为适应现代农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急切需求,依托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产业链理论联合攻关和产业服务优势,研究生院于2016年启动了葡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以下简称葡萄专项),由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教授领衔,整合了我校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植物保护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4个岗位科学家团队。目前该专项已形成葡萄栽培-绿色防控-葡萄酒酿造-葡萄产业经济一体化多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行业创新型人才的专项目标。

 

跨学科课程体系夯实理论基础

 

打通学科壁垒为葡萄专项量身定制了培养方案,开设《葡萄产业科技发展专题》、《葡萄产品安全生产与控制》和《葡萄产业系统分析》3门跨学院课程,邀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亲临授课,夯实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基础理论,掌握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科技发展动态及最新进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养成打下基础。



实践教育进阶模式锻造应用能力

 

强化专业实践是葡萄专项的改革亮点之一,目前该专项在国内主产区已建成6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2016-2018级专项研究生人均实践不少于14个月。

入学前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酒庄各部门轮岗实习,近距离了解产业现状和需求;理论学习之后再次进驻企业,结合所学找寻解决产业瓶颈的突破点,开展论文选题,根据选题合理安排基地实践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实现了初级实践、发现问题理论学习深入实践、问题聚焦理论升华、设计方案方案实施、解决实际问题思辩与创新的能力进阶式提升路径。



海外实践拓展开阔国际视野


        2019年,葡萄专项还拓展了海外实践基地,派出7名专项研究生赴意大利珞莱朵酒庄(Tenuta Roletto)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葡萄酒酿造实习,开阔了学生视野,加深了对中外葡萄酒科技和行业现状的认知。



学位论文立题解决产业问题

 

葡萄专项培养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是保障论文选题不偏离产业需要,特别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目前已建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位论文选题制度,并对学位论文引言和答辩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强制性要求完成与选题相关的产业调研。例如,针对新疆、宁夏产区葡萄酒颜色不稳定、果香欠佳、口感持久性较弱等问题,开展葡萄树体上部摘叶、行间生草、生长调节剂喷施、多品种混酿、葡萄酒辅色工艺、产香酵母菌筛选及工业化应用等选题研究;针对山东、河北产区葡萄病害严重问题,开展生物防治剂开发和应用评价;针对国产葡萄酒成本偏高及市场拓展不足问题,开展生产技术效率评价、葡萄酒推荐方法、消费偏好影响因素等选题研究。截止20216月,已毕业研究生的成果不仅为解决产业问题积累了大量数据,提出了解决方案,也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产业意识和科研意识。



产学研联动构筑人才成长环境

 

依托项目合作保障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行。自2016年以来6个实践基地都与当地政府或企业签订了技术开发项目,葡萄专项研究生是完成这些项目的主力军。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为核心的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园成为该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20206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示范园,针对葡萄种植对该地区生态保护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吉林集安,研究生参与研发的冰葡萄酒产品获得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最高奖项(铂金奖);在新疆玛纳斯,他们参与研发的尼雅传奇马瑟兰混酿干红葡萄酒获得了2020年度青酌奖酒类新品奖和2021中国国际葡萄酒马瑟兰大赛金奖。



产学研联动既服务了产业,也提升了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专业素养,迄今共有10人获得国家三级品酒师证,4人获得WSET二级品酒师证,2人获得WSET三级品酒师证。用脚步丈量葡萄园,将汗水挥洒在酿酒车间,扎根实践结硕果。葡萄专项多学科融合、产学研联动式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了一批既懂理论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厚植三农情怀、深耕三农事业,我们一直在路上。